在Photoshop里弄个3D立体字其实超级简单,只要复制一个新的文字图层,然后把它的图层样式调成“正片叠加”就行了。接着添加个沙子素材图层,右键点它选“创建剪贴蒙版”,这样沙子素材就跟文字完美融合了。这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风格来调调图层样式,玩出各种酷炫效果。别忘了用曲线工具微调明亮度,这样整体感觉更通透,超级棒!
不过如果你想自己动手做个磨砂背景,那就先新建一个800×800像素的白色画布,随便给它起个名字,方便找。然后把前景色设成你喜欢的颜色,比如绿色,拿油漆桶工具一扔色,满屏绿色立马有感觉啦!之后可以用一些滤镜,像“杂色”加点颗粒感,或者用“模糊”滤镜调整一下,看起来就像是哑光质感的磨砂效果。
至于那种沙画的感觉呢,超真实的做法是用画笔选类似沙子颜色的小笔刷,在画布上慢慢涂,再用“杂色”滤镜里的“添加杂色”,调整一下颗粒数量和分布,就有沙子的颗粒感了。最后用模糊工具轻轻一模糊,让沙画颜色稍微流动,效果立马up up,逼真唤醒创意灵感!

细沙到底是啥?它的粒径挺小的,通常在0.0625到0.25毫米之间,有些资料说平均粒径甚至到0.25–0.35毫米,细度模数是2.2或1.6。细沙摸起来比较软而且稳定,不容易被风刮走或者水冲走,颗粒间的空隙也不大,这让它可以挺好地保持形状同时透气性能也不错。细沙主要是石英砂制作的,所以质地还蛮细腻。
中沙和粗沙虽然文章里没详细说明,但知识君来加个补充哦:中沙粒径比细沙大些,一般介于0.25至0.5毫米之间,颗粒明显看得见但还算平滑;粗沙就更粗糙啦,粒径超过0.5毫米,摸起来颗粒感超级强烈,通常用于建筑中需要粗糙纹理的地方。
其实了解这些沙子的区别对做设计也有帮助,比如想做一个带颗粒感的背景,根据不同粒径的沙子来调整细节,效果会超级真实。了解材料的特性,设计时思路就会更灵活,设计出来的效果也更自然有趣。

PS设计3D立体字有什么小技巧吗?
嘿,这个其实挺简单的啦!你只要复制文字图层,叠加“正片叠加”的图层样式,然后用些沙子素材做个剪贴蒙版,nice!调调亮度和对比度,立体感瞬间就出来了。别忘了多尝试不同的素材,玩儿着玩儿着你就会爱上这种操作,超有成就感的!
我想不用素材怎么做逼真沙滩,该怎么弄啊?
啊哈,这就有意思了!你先用纯色填充打底,再用“杂色”滤镜加点颗粒感,然后用选区做明暗过渡,让沙滩起伏感觉出来。最后调整整体光影,沙滩的起伏和质感就超级逼真,啥素材都不用,整个设计给你HOLD住!
什么是细沙 中沙和粗沙这三种沙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?
简单说,细沙特别细小且稳定,适合做细节表现,颗粒紧;中沙稍粗一点,颗粒感更明显;粗沙最大最粗,质感最强,摸起来有颗粒感。它们的粒径不同呗,这影响了塑造纹理和透气性。设计时弄懂这些你会发现,选对沙质能让作品灵气十足哦!
PS中1厘米等于多少像素啊?具体怎么理解?
哎呀,这个得看你图像的分辨率啦!简单说,像素就是图片里的“沙子”,不管你怎么摆,像素总量不变,面积和密度可能变,但“1厘米多少像素”和分辨率绑定。1厘米在不同 DPI 下像素不同,但你可以把像素想成沙子颗粒,密度越高越细腻,图越清晰。超级形象吧!
添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