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借东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
哎呀,说到诸葛亮借东风这事儿,可真是让人津津乐道啊!后世对这事儿看法可多了去了。一方觉得诸葛亮就是靠法术借来的东风,这纯粹是作者为了塑造他神机妙算的形象编出来的;另一方则认为,诸葛亮根本没用法术,人家那是凭借丰富的气象学知识预测到会有东风。他在七星坛上那套做法,纯粹是装腔作势,顺便震慑一下江东那帮人。书里提到作法借东风,也都是借其他角色之口说的...

古代气象观测与风雨测量方法
-
奇门遁甲预测法:诸葛亮测天气可是有一套的!他以天辅星代表风,天英星代表火,二者旺相就说明风量不小。当时天辅星落在九宫,处于旺相状态,这就预示着会有东南风;天英星落在二宫,也是旺相,说明风量会很大。再加上离九宫出现了辛加乙的格局,这叫白虎猖狂,预示着会有大风;八将盘上白虎落三宫,也说明会有东风。综合这些因素,就能预测出晴天和东南风大起的天气。同时,甲子旬中戌、亥空,西北方落空亡,这也是个重要参考指标。
-
古人测风量方法:古时候的人们测风量可是相当有创意的!他们主要通过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来判断风的方向和大小。通常会拿鸡毛或者一些轻薄的布条绑在杆子上,风一吹,看这些东西往哪儿飘,就能大致判断风向和风量了。不过这种方法准确度有限,总是会有些误差,但古人就是靠这些土办法来预测天气的,也挺厉害的!
-
古代雨量测量:说到测雨量,古人主要靠肉眼观察来估量。后来出现了更先进的工具,比如乾隆测雨台,这可是个铜制的圆筒,高一尺五寸,圆径七寸,放在测台上专门用来量雨。测台正面还刻着"测雨台"三个大字,旁边写着"清乾隆庚寅五月造"。如今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,还保存着大量古代天文地理、黄河水文和气象灾害的资料呢!
-
商量一词的由来:有意思的是,"商量"这个词在古代还有特殊含义。宋代赵长卿在词中写道:"满城风雨,又是重阳近,黄菊媚清秋,倚东篱商量开尽。"这里的商量指的是准备的意思。元代张可久的《秦楼月》中也有"催归去,吴山云暗,又商量雨"的句子。在买卖时,商量还指还价,这在《敦煌变文集》中都有记载。

相关问题解答
-
诸葛亮借东风到底是周几发生的?
哎呀,这个问题问得可真细!其实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具体是星期几,毕竟古代用的都是农历嘛。不过根据记载,诸葛亮是通过观测天象预测到东南风将至,他选择在甲子日设坛做法。要说具体时间,大概是在赤壁之战前夜,趁着月黑风高之时。这位神算子可是把天气算得准准的,让周瑜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呢! -
古代人测风雨的方法准确吗?
哈哈,这个问题问得好!说实话,古人的测量方法跟现在比确实差远了。他们用鸡毛测风、肉眼估雨,误差肯定是有的。但你要知道,在那种条件下能想出这些方法已经很了不起了!而且古人特别注重长期观察和经验积累,有时候预测得还挺准的。毕竟没有现代科技嘛,能做到这样已经超级厉害啦! -
诸葛亮真的会法术吗?
哦哟,这个问题可太有意思了!其实啊,诸葛亮哪会什么真正的法术,人家靠的是真才实学!他精通天文地理,对气象变化特别有研究。在七星坛上做法那套,纯粹是做给东吴看的戏码,既能展现自己的本事,又能震慑对手。要说神机妙算,那是因为他学问渊博,观察入微,可不是靠什么魔法哦! -
赤壁之战的关键真的是东风吗?
哇塞,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!东风确实是赤壁之战的关键因素之一,但可不是唯一的哦。诸葛亮借东风帮助周瑜火攻计策得以实施,但这场胜仗还要归功于孙刘联军的团结协作、周瑜的指挥才能,还有曹操大军的轻敌冒进。所以说东风是重要助力,但最终胜利靠的是多方因素的综合作用呢!
新增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