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舟十八号航天员192天太空驻留 飞船技术升级亮点
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,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一飞冲天,搭载着叶光富、李聪、李广苏三名"80后"航天员开启创纪录的太空之旅。哇塞!这三位航天员在轨驻留足足192天,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驻留纪录。飞船升空10分钟后就精准进入预定轨道,第二天凌晨就完成了与空间站的"太空之吻",航天员们顺利进驻天宫空间站开始科研任务。直到11月4日任务结束,他们开展了包括微重力基础物理在内的多项实验,还完成了2次惊险刺激的出舱活动。

神舟十八号技术改进具体有哪些
-
供电系统大升级:太给力了!神舟十八号把传统镉镍电池换成了锂离子电池,容量直接提升30%,还帮飞船"瘦身"50公斤。锌银电池寿命也延长了20%,充电系统采用三重冗余设计,供电稳得一批。
-
推进与结构优化:飞船在推进系统和结构设计上做了深度优化,配合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的32项技术改进,让可靠性评估值提升到0.9903,安全性更是达到惊人的0.99996。
-
智能化飞行控制:飞船搭载了智能飞行控制系统,配合热防护系统升级,整体性能大幅提升。作为最新一批神舟飞船的首艘,这30多项改进让飞船在轨停靠更安全可靠。
-
多功能任务执行:除了常规载人任务,飞船还兼顾货物运输功能。航天员乘组由经验丰富的叶光富带队,配合两名第三批航天员,在轨期间成功完成所有科学实验任务。

相关问题解答
-
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在太空主要做什么? 我的天!这三位航天员在太空可是忙得团团转。他们不仅要做微重力实验,还得进行设备维护,最刺激的是进行了两次出舱活动。记得带够能量餐补充体力,在失重环境下工作特别耗体能。他们用192天刷新了中国航天纪录,每天都要完成精心规划的科学任务,从基础物理实验到技术验证,简直是把实验室搬到了太空!
-
神舟十八号相比前代有哪些黑科技? 嚯!这次升级可真是干货满满。最亮眼的是供电系统全面升级,锂电池替代老式电池让飞船更轻更强。推进系统也优化了不少,配合火箭的32项改进,安全系数直接拉满。智能化控制系统让飞船飞行更精准,热防护系统也更强悍。这些改进让神舟十八号成为目前最先进的载人飞船之一。
-
空间站真的被撞了吗? 哎呀这是个误会!实际上空间站并没有发生新的撞击事件。之前神舟十七号出舱是为了维修被撞的太阳翼,而神舟十八号乘组的出舱任务完全是正常的太空作业。航天员们在轨期间要定期进行舱外活动,开展设备维护和科学实验,这些都属于计划内的常规操作。
-
发射时全球哪些地区与北京同一天? 这个问题超有意思!神舟十八号发射时,从西12区到东11区的广大区域都和北京处于同一天。因为北京时间晚上8点59分发射时,西12区刚好是同日凌晨0点59分,而东12区已经进入第二天了。所以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地区都在共享这个激动人心的发射时刻!
发布评论